落马官员卢恩光经商及仕路:所创公司20年前年销售1.5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7-09-05 22:55:18  阅读:6627+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范晓萱

  一位副部级官员的经商及仕传奇路

  记者 张剑

  2016年12月16日上午8点,中央纪委在早间发布了一条重磅“打虎”消息:司法部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卢恩光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

  回溯卢恩光仕途经历,堪称传奇。他从一名民办教师做起,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通过创办校办企业继而担任科技副乡长,由此步入官场。在随后的近10年中,他先后在家乡山东省阳谷县担任乡镇和县里的多个领导职务,最终进入山东省政协。

  2001年,卢恩光进京就职。自此之后的15年中,他又横跨媒体、地级市党委副职、劳动保障、政法四个领域,在被调查前担任司法部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已然跻身副部级高官行列。在进入司法部之前,卢恩光在每个工作领域、每个职务上的任职期不超过3年,辗转腾挪的速度之快之频十分少见。

  卢恩光打造的山东省方舟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方舟集团”)发展顺利,早在近20年前就创下年销售1.5亿的记录,成为当地龙头企业。卢恩光被调查后,方舟集团回应称,目前经营正常,但拒绝透露该公司与卢恩光的具体关系。

  第一财经 1℃记者获知,聊城市、阳谷县的一些前官员已被要求协助调查,详细讲明卢恩光在山东期间被提拔的过程。

  村内立碑表彰其“功业”

  聊城市阳谷县高庙王镇刘化育村,鲁西北大地上的一个普通村庄。该村最北面道路上,一尊德行碑矗立路边。碑正面刻有“德被梓里”四个字,立碑时间为1998年11月。设立德行碑的来由是该村村委会及全体村民感谢卢恩光为家乡做出的各项贡献。

  彼时卢恩光正担任阳谷县政协副主席,由他创办的方舟集团正值生意兴隆火爆之时。

  位于该碑北侧不远的卢恩光老宅,早已无人居住,透过门缝依稀可见到院内长满半人高的杂草。

  卢恩光是地道的农家出身。刘化育村与卢家熟识的村民说,卢恩光的祖父年轻时带着家人闯关东,其中包括卢恩光的父亲。卢恩光在东北长大,初中时才回到村里。

  刘化育村多名与卢恩光年龄相仿的村民告诉1℃记者,卢恩光初中时非常好学,数理化成绩尤其优秀,还特别喜欢研究机械类物件,“大到电机,小到手表,他都想动手拆开再装,装了又拆”。卢恩光还试着绘制图纸搞发明创造,家里一间屋中堆满了各种由他绘制的图纸。

  公开简历显示,卢恩光1965年出生,1984年到高庙王中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其学历为大学。村里在1998年为他所立的德行碑上,也称其是大学学历。但卢恩光在高庙王中学的几名同事却有不同说法,有人认为他只是中专毕业,还有人认为他是高中毕业,“当民办教师前,他肯定没上过大学,19岁就大学毕业是明显不合常理的”。

  爱搞发明的民办教师

  卢恩光当初中教师,教过数学和物理。当时乡镇中学师资力量、教学用具均落后,学生能考上高中的仅两成左右,很多学生毕业后即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在同事们的印象中,卢恩光瘦高,好相处,教学表现与大家没有多少不同之处。但卢恩光在教学之外,依然喜欢搞发明、研究,这是唯一与大家的不同之处。

  当教师五六年后,1991年时,卢恩光在与同事闲谈中提到,他教了几年物理、数学,这两门课需要绘图的地方多,但是除了圆规、三角板等传统用具外,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其他绘图用具。他想在这方面想想办法,搞出个绘图仪来,方便教学使用。这一想法在同事中引发讨论,支持者有之,说风凉话的也有不少,认为他不务正业。

  最终,在校领导支持下,卢恩光在课余时间开始了研发。1992年上半年,一种多功能快速绘图仪研发成功,在高庙王中学的学生中试用。随后,这一教具很快在全阳谷县的学校中推广。由此,卢恩光在阳谷县名声大噪,获得乡、县两级领导的接见和表彰,他也借此结识了乡、县两级的一些官员。

  前述卢恩光的同事回忆称,在这以后,卢恩光离开教学岗位,专事绘图仪的研发和销售。

  1万撬动20万启动资金

  20世纪90年代初,正值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期。卢恩光没有错过机遇,快速绘图仪的成功促使他决定办厂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收益。1992年8月,高庙王科仪厂应运而生,卢恩光担任厂长。

  陈光(化名)是阳谷县一名退休科级干部,曾任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副职,与卢恩光有较多工作上的来往。他曾视察、指导过卢恩光创办的科仪厂的工作。卢恩光曾向陈光提及自己的起家之路:1992年8月,他准备创办科仪厂时,手里并无充足资金。担任村干部的二叔卢道洲(音)出面凑了万余元资金,但距离创办企业所需资金相距甚远。

  卢恩光把这笔万元资金用作“活动”费用,找到了县里的银行。经过一番“活动”,他用这笔资金,换来20万元银行贷款,成为了办厂启动资金。陈光当时就认为,这是卢恩光的过人之处,“这个人的思维大胆开阔,有长远眼光,总能走在别人前面”。

  科仪厂成立后,卢恩光冲在研发和销售的一线,亲自外出推销产品。科仪厂还得到了阳谷县政府的支持。陈光说,卢恩光经常到他的办公室,有时是汇报工作,有时则是随便来寒暄问候几句。陈光也从同事处获知,除了他的办公室,卢恩光有空时还会找乡、县两级各有关官员,要么寻求支持,要么向这些官员汇报企业生产情况。他也由此拉近了与领导的距离。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科仪厂大有斩获,产品获得了山东省内很多学校的订单。方舟集团官方网站称,1993年,快速绘图仪被定为山东省第一批星火计划项目。除了在商业上收获成功,1994年,卢恩光被任命为高庙王乡科技副乡长,这一本无实权的虚职成为卢恩光政坛的起始点。就在这一年,方舟集团也注册成立。

  陈光认为,卢恩光的过人之处其实更多的是一些小聪明,用于经商是可以的,此人没有太多文化积淀,钻营心理强,并不适合从政。“他当乡里的副书记时,我就劝过他最好不要从政”。但陈光的劝说没有阻止住卢恩光继续升迁的意愿。卢恩光敬重陈光,在一次闲谈中回应了老领导对他的劝说,“我的家庭是传统家庭,家里认为做官比经商好”。

  口杯打造龙头企业

  多功能快速绘图仪的成功,是卢恩光商业生涯的起始,也帮助他进入政界。但这种科教仪器的用户仅有学校,即使销量大,也属于小众产品。想在商业上取得更大成功,就必须研制面向大众的产品。卢恩光最终选定了研制口杯。

  阳谷县多名退休官员告诉1℃记者,卢恩光当年在县里的很多场合,讲过自己研发口杯的起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卢恩光发现了一个商机。他看到不少领导用罐头瓶当作口杯,既不美观,倒上热水后又烫得无法端起来。

  经过研发,1996年年末,一种口杯产品在方舟集团诞生,并被命名为“诺亚口杯”。方舟集团曾对外宣称,“诺亚口杯”选用高级水晶玻璃为原料,采用双层真空结构,能适应40-260摄氏度温度巨变,具有保温隔热功能,杯盖处有变色涂片随时提示杯中水温。杯底还装有经精炼的麦饭石、木鱼石等,具有保鲜、磁化、矿化、消毒的作用。除了宣称的前述保健功能,诺亚口杯的双层结构内还可以喷绘图案,特别是根据个人需要定制喷涂各类图案和文字,更加适合赠送。诺亚口杯的产业链由此形成。卢恩光还专门为诺亚口杯申请了8项国家专利,为产品的一部分关键技术制定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关键工序车间永远大门紧闭,甚至谢绝各级领导参观视察。

  方舟集团并未对外披露过销售业绩,诺亚口杯为方舟集团积累了多少财富成为一个谜。1℃记者通过知情人士获取了一份介绍方舟集团销售业绩的资料。该资料显示,诺亚口杯在1997年即创下1.5亿元销售额的记录。在很长一个时期,方舟集团成为阳谷县乃至聊城市的龙头企业,聊城市及下属各县市领导纷纷前来视察、考察。也有山东省的一些省领导前来视察。在陈光等退休官员看来,此时的卢恩光不再是小的乡镇企业主,结识的官员数量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而诺亚口杯又是一种非常合适的联络感情的礼物,这成为卢恩光仕途升迁的极佳契机。

  1997年,卢恩光已经从科技副乡长转任高庙王乡党委副书记,同时担任方舟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属于亦官亦商的角色。1998年2月,卢恩光升任阳谷县政协副主席,不再在方舟集团任职。工商资料显示,方舟集团目前的法定代表人为卢方立。

  此时卢恩光的身份对外已不再是商人,但方舟集团这家由他亲手打造的企业,此后究竟和他有没有关系,有多少关系,并无详细说明和记载。

  12月20日下午,1℃记者来到方舟集团总部,反复寻找卢方立未果。一名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称,卢方立不在公司,外出养病已有半个月,也无法联络公司其他领导接待记者。该工作人员称,公司经营运转正常,卢恩光曾经是这里的负责人,但已经离开十多年。当问及卢方立与卢恩光的关系时,该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

  “家贼”风波

  正式进入官场,在政协副主席位置上,卢恩光并无实权。他在阳谷政界仅留下随同其他领导到各乡镇考察这一印记。但一桩轰动当地的大案,让阳谷县的很多人对他记忆犹新。方舟集团称此事为“家贼难防”。

  1997年10月,山东省滕州市光明实业公司(下称“光明公司”)经理俞成君,眼见诺亚口杯的销售火爆,便找到方舟集团副总经理王文奎,出价30万元,要王搞到“诺亚”口杯的生产技术。王文奎明知生产“诺亚”的接口技术是企业秘密,严禁泄露,但在30万元的诱惑下,还是答应了。王文奎绘制了“诺亚”口杯生产线接口设备零件图纸37张,前往滕州进行交易。但俞成君却安排人秘密潜入王文奎住宿的宾馆房间,将图纸偷出并复印,随后马上冷淡王文奎,表示不再需要图纸。

  “黑吃黑”之后,王文奎虽然没有得到30万元许诺,但与俞成君关系也未完全僵化。在俞成君以利相许后,二人继续合作。

  光明公司很快生产出双层玻璃杯,王文奎还向光明公司提供了诺亚商标的烫花纸,使得光明公司的产品与真品诺亚口杯在外观上看不出差异。王文奎又安排其他几人,用偷出的“诺亚”口杯的注册商标、合格证、产品说明书及包装箱,将假“诺亚”打扮得完全可以乱真。随后,光明公司的假诺亚口杯大量上市。方舟集团打假办在巡查市场时,竟然在距离本公司不远的一家店铺中发现了这些假诺亚口杯,遂向阳谷警方报案。

  一家商业类杂志在报道该事件时提及,方舟集团在1998年7月上旬发现这一线索,阳谷县公安局紧急立案。“刑警们顶着炎炎烈日,乔装打扮,昼夜盯守,秘密传讯可疑经销商”,很快就破获了这起案件。1999年7月,案件在阳谷县法院宣判,王文奎犯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0年。俞成君等其他几人也均被判刑。该报道提及,这次假货事件给方舟集团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33万元。

  阳谷县多名知情人士告诉1℃记者,王文奎在方舟集团曾是卢恩光的左膀右臂,两人年轻时曾拜过把子。此事发生后,有人曾劝卢恩光放王文奎一马,但遭到卢恩光的拒绝。还有人劝卢恩光对这件事冷淡处理,不要太过声张。但王文奎落网后,卢恩光就安排人将消息向阳谷县民间公开。此事也成为卢恩光在阳谷县“立威”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外行社长

  王文奎案尚未宣判前,1999年5月,卢恩光升任山东省政协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1℃记者从山东有关知情人士处获悉,这一职务其实也是荣誉性职务,并无具体实权和分管工作。知情人说,卢恩光越过聊城市这一级,直接进入山东省任职,背后的故事很难猜想。担任副主任近一年多后,卢恩光升任该中心主任,官阶已位居副厅级。

  在山东省政协任职不到两年,2001年3月,卢恩光结束在山东的政坛生涯,调入北京工作。他担任的第一个职务为《华夏时报》的社长。《华夏时报》前身为《中国物资报》,2000年转由中国残联主管,2001年1月1日更名为《华夏时报》。《华夏时报》最初定位为一份市场化的都市报,卢恩光于2002年4月出任该报的社长,行政级别已升至正厅。

  卢恩光主掌《华夏时报》时,报纸创刊时间不久,正值创业摸索期。按照报业传统运营模式,社长主要负责经营,探索报纸的盈利方向。华夏时报多名前员工告诉1℃记者,卢恩光来报社不久,从中层到基层,大家便看出此人完全是一个外行。印象最深的一个例子,卢恩光在一次与员工的座谈中,了解员工收入情况。当得知采编人员的收入构成是底薪加稿酬时,卢恩光对这一当时在市场化媒体已普遍实施的薪酬制感到新鲜,大赞这种薪酬制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

  卢恩光在报社听得多,说得少。出席报社各项活动需要讲话时,卢恩光完全靠念稿。在华夏时报任社长近2年,卢恩光没有取得太多成绩。2004年2月,卢恩光离开华夏时报。

  虽然被员工认为是外行,经营报社也无建树,卢恩光却先后在多家核心期刊发表了关于报社经营的论文。其中包括题为《传媒业经管人员的绩效考核》、《我国报业集团的经营环境与经营对策》等。卢恩光在两篇论文中旁征博引,并建构一些经营模式图形。直到卢恩光离开华夏时报到四川遂宁任市委副书记后,他依然刊发了两篇关于报业经营的论文。

  在被员工一致认为是外行的同时,卢恩光进京后,也在继续经营着自己的人脉圈。一名在京任职的阳谷籍官员张华(化名)告诉1℃记者,他与卢恩光在一次山东老乡聚会上相识,当得知张华也是阳谷人且在中央机构任职,卢恩光异常高兴,马上要求互留电话。在随后的交往中,卢恩光向张华展示过一本山东在京老乡通讯录,并希望通过张华结识更多山东籍在京官员。

  但张华却从阳谷县的一些官员处得知,卢恩光进京后,不太愿意再接触阳谷老家的人,包括来京办事的阳谷官员。“他对这些人能躲就躲,好像不想让人知道他来自阳谷这一小地方。”

  就在卢恩光任职华夏时报社长期间,大约在2003年下半年,张华接到卢恩光的邀请,一起参加一个晚宴。这个晚宴共有10人左右,张华一个也不认识。通过卢恩光介绍才得知,参加者全部是有关领导的秘书。晚宴结束,卢恩光与这些秘书合影留念。

  一名聊城籍在京官员对1℃记者表示,卢恩光的朋友圈中包含了神秘富商郭文贵,由于同是聊城籍,卢恩光与郭文贵关系密切。

  任期副部级一年即被查

  在结束华夏时报任职后,2004年2月,卢恩光被任命为四川省遂宁市委副书记(挂职)。担任这一虚职仅2年多,卢恩光便回京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2007年6月,卢恩光回京,担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巡视员兼副主任,正式进入中央部委工作。2008年3月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人事部合并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卢恩光任劳动监察局巡视员兼副局长。

  多名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知情人士回忆称,卢恩光当时在部里公开露面并不多,仅记得他在单位期间与下属相处融洽,说话也不多,但不管是对上级还是下属,总是满脸笑容。其中一位知情人说:“他当时给人的感觉是谨小慎微,不去得罪人”。

  虽然在劳动保障系统任职,但鲜见卢恩光关于这一工作领域的论著。但就在这一年,卢恩光却在两个大学的学报上刊登了两篇关于刑事诉讼法课题的学术论文,一篇为《论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完善》,另一篇为《侦查讯问程序改革研究》。此时卢恩光也有了一个光鲜的学术身份——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论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完善》刊发于2007年6月,1℃记者检索发现,在卢恩光发表这篇论文前,已有至少6篇同题硕博士论文。卢恩光的论文字数仅4200多,抄袭率达到60%,文章结构、主要论点完全从先前的同题论文处复制,有些章节属于一字不改照搬而来。

  2009年5月,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任职仅2年多,卢恩光再获升迁,被任命为司法部政治部副主任,后兼任人事警务局局长。没有任何政法工作经历的卢恩光一跃进入政法系统,并一改之前一直担任虚职的局面,担任起掌握实权的职务长达6年。张华等与卢恩光熟识的人士认为,现在看来,卢恩光任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期间,专攻法学方向,撰写法学论文,应该就是在为未来转入政法系统做准备。

  2015年11月,卢恩光升任司法部政治部主任,官至副部级。上任后不久,2015年12月12日,卢恩光在《农民日报》撰文《把农民作为普法重点对象》,该文成为卢恩光最后一篇“著作”。出身农家的卢恩光在文中称,“法律下乡”是“三下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各级司法行政部门,按照中央部署,把农村作为普法重点地区,把农民作为普法重点对象,坚持开拓创新、注重实效,深入开展“法律下乡”工作,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2016年3月2日至4月30日,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中央第六巡视组对司法部党组进行了专项巡视。在向司法部反馈巡视中发现的问题时,中央巡视组指出,接到的关于司法部选人用人问题反映较多,对一些单位和党员干部队伍管理松散,有的领导干部违规兼职、档案造假、瞒报个人事项等;一些单位公款吃喝、滥发津补贴,办理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及罪犯转押服刑等方面腐败行为易发多发。

  升任副部级仅一年多后,2016年12月16日,卢恩光因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若转载,请联系我们!

本网站转载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推荐阅读